气体灭火系统是各类重要场所消防安全的關鍵保障,其可靠性直接關係到人員與財產的安全。然而,許多單位往往忽略系統的日常維護保養,導致設備在緊急時刻無法正常運作。本文將詳細解析氣體滅火系統維護保養的核心要點,幫助您建立科學的養護機制。
氣體滅火系統的維護保養必須遵循「預防為主」的原則。每月應檢查壓力錶數值是否在綠色標示範圍內,確認瓶組閥門無洩漏現象。同時需測試控制面板的指示燈與警報功能,確保信號傳輸線路暢通。重點關注防護區內的噴頭是否被異物堵塞,這可能導致滅火劑噴放不均勻。建議建立檢查記錄表,詳細登記每次維護的數據與異常情況。
季度保養需由專業技術人員執行深度檢測。包括使用專用設備測量鋼瓶內部滅火劑存量,當藥劑損失量超過5%時必須立即補充。對驅動裝置的電磁閥進行模擬啟動測試,檢查氣動管路是否有裂紋或腐蝕。此階段還應校驗煙感、溫感探頭的靈敏度,避免因探測器失效延誤滅火時機。
年度全面維護是保障系統效能的關鍵環節。需徹底拆卸瓶頭閥進行密封件更換,採用超聲波檢測鋼瓶壁厚是否符合標準。同步更新控制主機的程序軟件,修復可能存在的系統漏洞。特別注意防護區的密封性測試,確保滅火劑能達到設計濃度。建議將年檢報告提交消防部門備案,這既是法定要求也是風險管控的重要依據。
環境因素會顯著影響系統壽命。潮濕場所應每月檢查管路的防鏽塗層,在沿海高鹽霧地區需縮短檢查週期。機房等恆溫環境要注意空調冷凝水是否滴濺到控制設備。對於粉塵較大的工廠,每季度需清理探測器防塵罩,避免誤報或漏報情況發生。
制定應急預案是維護保養的延伸環節。要定期組織操作人員培訓,熟練掌握手動啟動流程與緊急處置措施。在系統維護期間,必須配置臨時滅火裝置並公示值班電話。保留設備廠商的技術支援通道,確保重大故障能在4小時內獲得遠程指導。
通過系統化的維護保養,氣體滅火系統可用率可提升至99%以上。這不僅能通過消防部門的定期檢查,更重要的是為您的安全防護築牢最後一道防線。記住,再先進的設備也需要科學養護,只有堅持「日常檢查+專業維護」的雙重保障,才能真正發揮氣體滅火系統的應有價值。
扫一扫·免费设计·咨询
技术支持:搜浪网络